政法考试

各地
招考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招警 > 招考 > 招考信息 > 江西招警 > 2011年江西省招警行测真题(12)

2011年江西省招警行测真题(12)

2011-01-28 15:47:17 公安招警考试网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华图在线app下载

  【导读】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11年江西省招警行测真题(1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欢迎大家加入招警考试交流群: 加群领资料领取资料考试交流。

点击领取备考干货
领取

  2011年江西招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A.[解析]"连绵"多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蜿蜒”多形容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巍峨”一般作形容词不作动词;“盘旋”指旋转、来回往复的样子。而空白处修饰的主语是山脉,所以答案是A。

  2.A.[解析] “矗立”指高的物体,多指大厦,着眼于直,是直而高地立着;“耸立”指高的山或物上放置,着眼于高,高而突出地立着;“挺立”:直直地站着,多指人;“站立”平常地站,多指人。文中形容的是山,应侧重指的是高高的立着,所以答案为A。

  3.C.[解析] 这个结论目前有没有定论还不知道,所以只能是一种假设而已。所以答案为C。“虽然”和“尽管”是转折,常用于已经承认的现有事实,所以不合适。“既然”是因果关系,用在文中也不合适。

  4.D.[解析]“导致”侧重一种结果,而且是不好的结果,原因一般是主导的。“引发”“诱发”“和引导”的结果的原因一般不是主导的原因,只是一种导火线。根据文意,应为“导致”。

  5.B.[解析]“穷困”“贫困”侧重于物质上;“贫乏”侧重于资源上;“乏味”一般侧重于精神上,多形容一种感觉,根据文意,应填“乏味”。

  6.D.[解析]“呈报”和“报送”一般是下级对上级;“通告”一般是平级。“通报”一般是上级对下级,所以根据文意,应是上级对下级,填“通报”较为合适。

  7.C.[解析]“征兆"“先兆”侧重某种兆头;“征候”侧重一种现象,比如症状;”“象征"指一种事物能够代表另一种事物,根据文意,应为”“象征”。

  8.C.[解析]属于固定搭配。

  9.A.[解析]属于固定搭配。

  10.B.[解析]“摆布”一般用于人,“展览”和“陈设”多用于正式的场合,比如博物馆等,在家里用“摆设”一词比较好。所以答案为B.

  11.D.[解析]A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他瞒着老师,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区,又可以理解为他瞒着老师和同学,自己一个人打扫卫生区。B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行政区对罗什实施进攻,进攻的对象是罗什,又可以理解为罗什对行政区实施进攻,进攻的对象是行政区。C项中的“给我们的同学送去了一万元......”应该为“给我们的同学送来了一万元......”。D项正确。

  12.C.[解析]A“耳目一新”B“不偏不倚”一般指评价很中肯,用在这里形容关系不合适。D项“望其项背”指赶得上,用在这里和文意不符合。

  13.D.[解析]A是比喻,把思想比作野马。B是比喻,把孩子比喻为红领巾。C也是比喻,把知识比作墨水。D项中没有比喻的修辞,所以答案是D.

  98.C.[解析]“把...移到...”是个介词短语,所以蜡烛后面的逗号应该去掉。所以答案为C.

  99.C.[解析]A项说法前后矛盾,巴黎属于世界的一部分,既然世界上没有埃菲尔铁塔,那么巴黎也不会有。B项错误同A。D项前句已经说了只有巴黎有埃菲尔铁塔,所以后句的独一无二重复。所以答案为C。

  100.C.[解析]A项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曾琪和程文共同的朋友,也可以理解为只是程文的朋友。B项错误同A。D项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曾琪的男朋友和程文两个人认识,又可以理解为曾琪的男朋友和程文的男朋友两个人认识。

  E. 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实际上”是弱转,“而”表示强转,强弱同时出现重点在强转之后,所以只有B项和文中“而”后面句子的意思一致。文中没有谈创作的态度,思想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思想内容和时代性相互影响。所以A、C、D不对。答案为B。

  F. C.[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中没有谈论生物信息平行分析方面的内容,所以答案为C.

  G. 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中通过人生美和自然美的对比,得出“因此”后面的结论,属于分总结构,结论才是文中的重点,所以只有D项的意思和原文强调的内容一致。A和B阐述的只是文中分的内容,C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为D.

  H. 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面对同一个客体,不同的主体产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文中的“雄伟”“巨大”“神圣”是我们观看后产生的一种感受,而不是狮身人面像自身所具有的特质,所以A和B不对。C中的“艺术美的能力”在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所以答案为D.

  I. 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并列结构,阐述的对象是我国的竹子,先谈竹子的自然景观和实用价值,到审美对象,最后到竹文化,即竹品和人品。所以答案为D。A项中的竹子被开发利用的经过,文中没有提到。B项只说明了文段后半部分的内容。C项无中生有。

  J. 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属于总分结构,首句是文段阐述的核心,所以只有C项和原文核心句子意思最一致。A项“主导”一词用的不恰当,过于夸大中国哲学的作用。B项不是文中阐述的核心内容。D项“哲学”扩大了“中国哲学”的内涵,说法不恰当。所以答案为C。

  K. D.[解析]本题属于代词指代题.文中的“余谓”中的“余”指的是王国维,意思是王国维用“深美闳约”四个字形容他看冯廷之作品之后的感受。所以答案为D.

  L. D.[解析]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A和C属于无中生有,B项文中已经谈到,根据文中落脚点是“您可能是软件盗版的受害者”,下文应该是谈如何能够不受危害,即破解的方法。所以答案为D.

  M. D.[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和C属于就事论事,只是谈论事情的表面现象。B说法错误。文中通过目前公务员考试过热,导致人们“官本位”的观念,与我们现在倡导的市场本位价值观相冲突,所以作者意在通过这种现象引起人们对公务员考试过热的思考,答案为D。

  N. 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中属于总分结构,先指出一种结果,接着阐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而在结果中重点强调的是转折词“而”后面的内容,所以只有B的意思和原文一致。

  O. D.[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文中首先指出“超越都是具有边界的”,接着通过和西医的对比看出我们中医的缺点,所以这种比较有利于我们改进我们中医的缺点,推进中意的发展,所以答案为D。

  36.C.[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它是法律规则的内容(行为模式、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般规定)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是法律规则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一种状态。所以选择C选项。

  50.A.[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根据《继承法》规定,儿媳、女婿并不是法定继承人,但《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选择A选项。

  51.D.[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所以选择D选项。

  52.A.[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言。其客观要件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题中,甲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并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不符合刑法分则关于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的规定,因为B选项不选;意外事件具有三个特征,即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行为人对损害结果既无故意也无过失,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因此 C选项不选;由于甲是在封闭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并不知也不能预见到会有行人出没,也就谈不上对结果的放任或者故意之类,即甲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罪过。所以D选项不选。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在认定因果关系的时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认定因果关系的同时不受行为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另外,有因果关系只能说明行为人具备对该结果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性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在认定有因果关系的同时还要看犯罪构成的其他方面,比如主体资格,主观方面等因素。所以选择A选项。

  53.C.[解析] 本题考查民法。本题涉及对留置权、抵押权、质权和债权的理解问题。留置权是法定物权,留置权的行使对象是基于同一合同合法占有的对方财产,抵押权以不转移财产的占有为特征,质权以转移财产的占有为特征,债权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请求权。本题中,甲将自己的手表置于乙处,以担保修理费的支付,应为质权,乙取得手表的占有是基于质权。所以选择C选项。

  54.B.[解析] 本题考查保险法。《保险法》第17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所以选择B选项。

  55.D.[解析] 本题考查哲学常识。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使用价值本身不反映任何生产关系,它与财富的社会形式无关。所以选择D选项。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4年全国招警公告汇总|职位表|报名入口|成绩查询
       面试相关:2024招警面试公告|面试时间|录用公示|面试名单
       辅导课程:2024公安专业系统提分班|公安基础理论
       备考指导:2024全年招警时政热点|每日一练|行测辅导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识别左图二维码
公告预约 考试资料领取 交流备考
小姐姐为您答疑解惑送资料

招警备考群

微信客服:识别右图二维码
招警备考 答疑解惑 资料领取
小姐姐为您答疑解惑送资料
(编辑:admin)
热销书课
公务员
事业单位
金融
军队文职
医疗
公安招警
公选遴选
更多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辅警招聘
立即咨询